如何階段性引導孩子的空間概念呢?
- 柏林兒童ABS學苑 柏林
- 2024年4月18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柏林全腦開發的十大智能中,有空間這一項,也是很多孩子比較需要加強的一項。畢竟沒有接觸過類似的教具,會比較陌生。什麼時候開始可以跟孩子講述空間的概念呢?其實從0-2歲的探索階段就可以唷!如何階段性引導孩子的空間概念呢?以下列出幾個在家中就能訓練幼兒空間感的方法可供參考。柏林的教具中也有很多空間變化的進階玩法,可以帶孩子來體驗看看唷!
✅透過視覺和身體定位來判斷空間關係
也就是讓方位和自己身體的某些部位發生關聯,例如:腳腳是下面、頭頂是上面、臉部對著的方向是前面。在基本方位中,孩子最先了解的是上面(約1歲半),再來是下面、前面、後面,最後才是左、右。4歲開始能辨別前後,5歲能以自己為中心來辨別左右,6歲已能正確地分辨上、下、前、後四個方位。而這些都能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認知到並重複學習加深印象。
✅日常生活裡,空間概念隨時在發展
爸爸媽媽在日常中能協助孩子發展空間概念,例如:坐車時,誰坐「前面」、誰坐「後面」;上下樓梯或搭電梯時,往「上」或往「下」;開門走進「屋裡」或走出「屋外」,都是很基本的空間概念;請孩子把玩具收進櫃子「裡面」、幫忙把東西放到桌子「上面」;帶孩子到公園玩溜滑梯時,告訴他先從樓梯爬「上去」,媽媽在「下面」等他等等。只要爸媽在日常生活細節裡多運用,孩子透過點點滴滴經驗的累積,對空間的概念就會更熟練了。
✅從遊戲和圖畫書學空間詞彙及概念
空間概念雖然抽象,但孩子可以透過遊戲和圖畫書一步步學習。3歲大的孩子,爸媽可準備較多數量的積木讓孩子自由發揮,也可任意堆疊5-10塊積木,請孩子嘗試排出一樣的形狀,觀察他能不能看出積木堆疊之間的關係;而6片以上的拼圖或立體拼圖也是很好的遊戲道具,可讓孩子學習觀察。有來柏林上課的孩子們,因為有專業教具及老師的引導,能夠更快的感受空間感,並運用在其他的教具上。
✅抽象的空間概念,如果能用語言輔助,將有助於孩子增進理解力,語言能力也能因此增進。例如:玩遊戲時跟孩子說:「我把球從上面丟過去囉!」或告訴他:「球跑到椅子下面了。」此外,圖畫書中也有空間詞彙,親子共同閱讀都能輕鬆認識許多有趣的空間概念和語詞喔!
柏林邀約你 用雙手探索全腦☺
Comenta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