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如何增加孩子對數的敏感度?

  • 作家相片: 柏林兒童ABS學苑 柏林
    柏林兒童ABS學苑 柏林
  • 2024年1月9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數學不是靠記憶就能學會的,數學的本質是思維,鍛鍊孩子的思維,孩子的數學學習才會更順利。孩子是否真的掌握了數數,還是只會唱數。本文想要和大家一起談論的是怎麼引導孩子,才能真的學會數數。

1、用實物演示數字

孩子7歲的時候,抽象思維才開始逐漸替代具象思維,但依然很難理解過於抽象的思維,因此我們跟孩子講,是很難講清楚的,但如果用實物演示,孩子就會容易理解多了。還可以買一些跟數字有關的玩具、書籍等,讓孩子去觸摸,在體驗中學習數字,這樣孩子才會理解數字,會使用數字。

2、數與量

數字只有與量詞配合才會有意義,但很多家長在教孩子數數的時候,僅僅是教孩子數字,卻忽略了數與量的配合。

而且孩子最先接觸的量詞是個,比如1個蘋果,當接觸到更多的物品的時候,家長為了便於孩子理解,對所有的物品,都會用「個」這個量詞,比如1個狗,1個鳥,1個蘋果,1個葡萄等等,這樣是不對的,比如一雙筷子,孩子如果也用1個筷子表示,那我們該怎麼理解?

因此在教孩子量詞的時候,一定要用正確的,雖然起初會很麻煩,但卻是為孩子打好基礎的關鍵。

3、按群數數

孩子學會了1-10的數字,也懂得了數與量,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,就是按群數數,比如「2,4,6,8」、「3,6,9」「5,20」等。

學會這樣數數,不僅僅是能提高孩子的數數的效率,同樣也為孩子學習加減法、乘法打下基礎。在生活中,我們可以經常帶這樣數數,讓孩子在練習中熟練掌握按群數數。

4、會預估較小的數字

一些比較小的數字,我們要鍛鍊孩子不用數,用眼睛看就能數出來的預估能力,比如準備三個葡萄,讓孩子看一眼,就用蓋子蓋住,問問孩子有幾個。這樣的預估訓練,能鍛鍊孩子的數感,而數感是孩子學好數學的重要能力。


以上「在家裡」也能用簡單的物品替代,勤加引導孩子,增加孩子對數的敏感度,未來學習數學時更加得心應手唷!


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